地下室灌浆料结构裂缝如何处理?
地下室底板裂缝大多在底板浇筑2-3年后出现,裂缝分布呈不规则状,缝宽一般小于0.3mm,且裂缝处有渗水现象。高层建筑的底板一般较厚,局部承台部位更厚,大多属于大体积灌浆料,由于灌浆料的浇筑量大,积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灌浆料内部温度逐步升高,而灌浆料表面散热较快,这样灌浆料形成较大的温差,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待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在灌浆料表面产生裂缝。裂缝发生的初始阶段,裂缝很小,肉眼看不见。
当收缩灌浆料冷却时,由于逐渐散热冷却而产生收缩,再加上灌浆料硬化过程中灌浆料自身的收缩,这两种收缩受到基底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灌浆料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灌浆料结构中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产生在灌浆料内部,但严重的会贯穿整个截面。这种底板灌浆料表面和内部的微裂缝,在长期的水压作用下(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就会贯通形成通路,这些裂缝的发展不仅肉眼可见,而且伴随着有渗水现象。
底板灌浆料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微裂缝及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所引起的收缩裂缝。
地下室外墙、楼层梁板裂缝地下室外墙裂缝一般呈竖向分布,裂缝分布在梁两侧,梁底很少有贯穿裂缝,板裂缝以为裂缝不规则分布居多,总的来说,在温州地区,梁板裂缝均不常见,以底板及地下室外墙裂缝较为常见。仔细观察一些地下室外墙己楼层梁板结构裂缝的特征,并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分析后认为,这些裂缝基本上属于灌浆料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微裂缝及外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收缩裂缝,引起裂缝的原因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等多方面。
地下式结构裂缝的处理,对于影响结构承载力或防水、防渗性能的裂缝,为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性质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的方法予以修补,一般对于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已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所用的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缝宽和和干燥情况选用:作为补强用的高强灌浆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能修补缝宽0.2mm以上的干燥裂缝)和甲凝(能修补缝宽0.05mm以上的干燥裂缝)等,作为防渗堵漏用的灌浆料材料,常用的只有丙凝(能灌入0.01mm以上的裂缝)和聚氨酯(能灌入0.005mm以上的裂缝)等。
Z近浏览:
相关新闻
- 【灌浆料】和水泥的区别都有哪些 2021-06-10 15:30:55
- 特种结构材料加固的意义都有哪些 2021-06-03 17:35:43
-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该选择? 2022-03-30 15:13:51
- 灌浆料施工的基本上常见问题是什么? 2021-07-22 11:47:19
- 夏季使用灌浆料注意事项 2022-03-30 15:17:11
- 桥梁特种建筑加固材料性能 2021-05-29 14:20:19
- 灌浆料的灌浆方法 2022-03-30 15:15:30
- 灌浆料施工中的蜂窝、疏松现象是什么原因 2021-06-10 15:35:12
- 想要增大柱子界面该如何施工 2021-06-12 15:10:35
- 高强度灌浆料Z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2021-09-04 11:52:57